首页 企业管理 融资及股权 查看内容

【懂事会】中华英才网的非英明治理

2013-12-16 13:46| 发布者: 爱评测| 查看: 1176| 评论: 0 |来自: 【懂事会】

摘要: 邢杰点评: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而言,过早的由投资人控股显然不是个好主意,毕竟双方看重的不是同一个长度的未来,中间与Monster的对赌如果是创业者就不会采用那样的对赌方案。中华英才网过早的由外资控股就又是不幸 ...




邢杰点评:

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而言,过早的由投资人控股显然不是个好主意,毕竟双方看重的不是同一个长度的未来,中间与Monster的对赌如果是创业者就不会采用那样的对赌方案。中华英才网过早的由外资控股就又是不幸中的不幸了。作为目前接手的尚龙董事会来讲,要吸取教训,引入更多的本土董事和经理人,制定适合中国市场的战略才是英明之道。

 

  它一度被誉为中国认知度最高的全国性专业网络招聘企业之一,最辉煌的时候,90%的全球500强企业都使用过中华英才网的服务。到如今,不仅智联招聘宣布2012年扭亏为盈,前程无忧更是早已上市,而英才几乎已消失在浓浓的雾霾里。

 

  最好的时代

 

  超人在城市里飞行时四处碰壁,此时画外音响起,“找工作碰壁了?上中华英才网”——还记得电视上这个铺天盖地的广告吗?那是四年前。当时各大招聘网站都在烧钱抢市场,厮杀之激烈不亚于这几年的电商团购。尽管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当时都处于巨亏之中,但看调查数据,2007年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3家招聘网站市场营收分别是2.81亿元、2.33亿元和1.39亿元——市场就是一切。

 

  用中华英才网创始人张杰贤的话说,“中华英才网最有价值的是三块,品牌、团队和客户资源。”

 

1997年,张杰贤创办中华英才网。凭借他人力资源行业的出身,他很快带领中华英才网在这个几乎还是空白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在2000年至2001年之间先后获得3次融资,共计640多万美元。有了资金保障,中华英才网开始迅速成长。直到2004年,今日资本进入中华英才网,7月,创始人兼CEO张杰贤突然离职,中华英才网由今日资本合伙人徐新全盘接掌。

 

  时至今日,张杰贤告诉记者,当年他因与董事会在公司发展和管理理念上产生分歧才选择离开。而这其中最大一个分歧就是,融资之后,张杰贤不再主导公司发展方向,决定权交给了董事会。董事会要求进行扩张,但却不愿意追加资金,张杰贤作为创始人则主张公司还是稳定发展,不必急于扩张。

 

  最终张杰贤作为股东退居幕后,不再参与直接管理。随后,另一位董事会成员张建国走马上任CEO。据张建国所说,“当时,前程无忧总的收入将近4亿元,其中互联网招聘大概是1亿元。中华英才网总收入才2000多万元。”不仅如此,20049月,前程无忧抢先一步成为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而中华英才网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

 

  形势严峻,压力可想而知。好在张建国上一个东家是华为,他曾任华为副总裁、人力资源部总监,在职期间为华为搭建了完备的人力资源架构。接管中华英才网之后,他迅速将华为的狼性管理文化植入其中。随后2006年,他创造性地提出针对企业、社会求职者、大学应届毕业生等不同群体研发不同专业产品的服务模式,在业内推出了行业领先的多个专业产品,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他引领了一场同行业的广告大战。在他带领下,中华英才网连续多年保持超过100%的业绩增长率,高于网络招聘行业平均成长率三倍,公司由200人的小公司迅速发展为1000人以上的大公司。不仅如此,“跟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相比,中华英才网当时的销售团队是最强悍的,可以和阿里巴巴、戴尔相比。”

 

  最巅峰时,中华英才网估值超过4亿元人民币。

 

  七年之痒

 

  现在看来,真正的分水岭应该是2008年。

 

  早在2005年,全球最大招聘网站,如日中天的美国Monster就盯上了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随后斥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中华英才网4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2006年初,Monster又以199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华英才网5%的股权,并与徐新领导的中华英才网董事会签署“对赌协议”。据说,Monster将帮助中华英才网实现三年内上市,若上市失败,其将拥有优先全资收购中华英才网的权利。

 

  这个“对赌协议”从未得到证实。不过毋庸置疑的是,Monster拥有全球招聘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资金雄厚,在中华英才网员工们看来,定能帮助中华英才网加速拓展市场。即便对“对赌协议”具体条款并不清楚,张杰贤仍告诉记者,“我认为,从投资角度,徐新和Monster当时签订此协议,一定是正确的决定。”

 

  然而2008年,中华英才网上市失败,当年10月,Monster1.74亿美元完成对中华英才网剩余55%股权的收购,随后徐新的今日资本和张杰贤的创始团队全部撤出。这个时间节点,成为中华英才网的致命拐点。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年今日资本在打算将中华英才网转手卖给Monster时,双方对中华英才网的估值是按照合同及发票,而不是回款。因此为了提高估值,中华英才网的销售人员突击签合同、开发票“装点门面”。但是Monster入主之后,很多合同就不了了之了,回款也没有了。“其实Monster当年刚刚收购完中华英才网就后悔了,觉得自己被骗了。就像娶媳妇一样,刚娶过门就发现有前科”。在屡次发现诸多财务漏洞和虚报数字后,Monster开始对中华英才网的管理层失去信心。

 

  这个版本的故事同样没能得到证实。不过,Monster与中华英才网的“不兼容”的确开始显现。Monster入主后,中华英才网经历了严重的中高层流失。官方的说法是,“他们一大部分手里都是有期权和股票的,赚一笔钱就走也很正常”。但致命的是,张建国合约到期后没能续约,黯然离去,中华英才网CEO之位由Monster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罗秉权接任。此人在后来中华英才网的调整中犯了几乎全盘性的错误。

 

CEO之过

 

2009Monster甫一接盘中华英才网,经济大环境就开始恶化,中华英才网当年大规模裁员,有些分公司甚至裁员一半。但这只是外部环境。横向比较,同为传统三大网络招聘巨头,模式、产品也几乎一样,中华英才网何以与前程无忧差距如此之大?同样备受高管动荡困扰,中华英才网为何与换了五任CEO的智联招聘距离越来越远?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关键是看哪家公司不犯错误,少犯错误。”

 

  罗秉权,这个具有国际视野、光鲜投行履历的香港人,显然缺乏对中国人才服务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管理实体企业的实战经验。

 

  张建国认为当时网络招聘市场格局未定,正是以影响力带动流量,拉动品牌的关键时机,盈利与否不是首要问题。然而作为上市公司的Monster考虑到财务报表,对业绩最为看重。继任CEO罗秉权难以容忍亏本赚吆喝,迅速收缩了推广预算。

 

  据中华英才网内部员工透露,原本张建国计划在2009年投入的1.5亿元市场推广费用,随着他的离开打了水漂。不仅如此,被收购前中华英才网的全国销售队伍大概有1000人左右,被收购后砍掉了将近一半——两头夹击,中华英才网的市场份额迅速缩小,直接冲击了其销售业绩,让中华英才网最核心的竞争力开始变弱。

 

  与之相对,罗秉权与中华英才网其他管理层人员的矛盾也在加深,彼此难以有真正的信任,他甚至还因公司业绩有假账问题而和前CEO打起了官司。后来由于创始团队离开和中高层流失,中华英才网开始高薪引进大批高管。据其内部员工回忆,罗秉权偏爱从世界500强企业中高价招人。“收购前一个总监月薪估计也就八九千元,后来一个总监就两万多元。”此外,收购后中华英才网在各地的办公室不少设在了甲级写字楼,“这些都跟原先创始团队的风格差太多了。”据说那时,中华英才网内部流传两句话:“高额的薪水、无能的CEO。”“不懂市场又不懂放权。”

 

  于是,越来越模糊的战略定位,再加上矛盾重重的团队,让中华英才网不可避免地走向下坡路。

 

  巨兽的困惑

 

  但很显然,Monster并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中国这块大蛋糕。20127月,中华英才网在北京国贸饭店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产品发布会和沟通会,宣布将引入Monster全球领先的语义搜索、云计算及行为定向等三大核心技术。这被看做Monster的最后一搏。

 

  事实上,早在这个系统升级之前,中华英才网就曾进行两次改版,但都不成功。20127月的平台升级,则完全把Monster在美国的形式照搬过来,彻底放弃了中华英才网之前业务流程的积累。这对于80%都是老用户的中华英才网来说,可谓是致命的打击。因为Monster美国系统并不符合中国用户和企业的使用习惯,招来企业和用户的普遍不满,客户大幅流失,市场份额急剧下降。据了解,改版之前,中华英才网北京地区单月能够有600万元的收入,更换系统以后迅速降低到100万元。

 

  无奈,Monster开始公开叫卖中华英才网,2013年春节前夕,终于敲定买家——爱尔兰尚龙集团,据说收购价格应该在1000万到3000万元之间。“确实贱卖了。但是尚龙集团不一定捡了便宜,更有可能是捡了一块烫手的洋芋。因为整合难度太大。”张杰贤如此评价。

 

7年来,Monster累计对中华英才网投入约2.43亿美元。然而这只巨兽在中国将近7年的盘踞,却并没有令它学会怎样在这里扎根。对中华英才网操控的节节败退,也许将成为这只巨兽涉猎中国市场难以摆脱的困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毒镜头:老镜头、摄影器材资料库、老镜头样片、摄影
爱评测 aipingc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