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最新信息 查看内容

顾问、老师及教练

2018-2-19 02:19| 发布者: | 查看: 79| 评论: 0

摘要:   肖然  肖然,ThoughtWorks 中国区咨询负责人,计算机算法及复杂度博士研究生,大型 IT 组织精益治理、敏捷开发专家。在过去 5 年时间里带领 ThoughtWorks 咨询团队在 Lean Enterprise、Agile Development、Con ...

  肖然

  肖然,ThoughtWorks 中国区咨询负责人,计算机算法及复杂度博士研究生,大型 IT 组织精益治理、敏捷开发专家。在过去 5 年时间里带领 ThoughtWorks 咨询团队在 Lean Enterprise、Agile Development、Continuous Delivery、DevOps 等方面为 20 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了从战略规划到实践落地的长期创新服务,目前也是两家万人 IT 组织的首席敏捷转型顾问。

  由于工作的原因,这些年接触了很多的公司和团队,大家对我的称呼也各不相同。有叫肖顾问的,有叫肖教练的,还有叫肖老师的。最近一直合作的一个企业举办了规模不小的教练大会,引起了我的一些反思,于是想撰文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教练、顾问和老师这三个头衔上的认知,不一定正确,权且写出来跟大家切磋。也希望能唤起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时代企业对自身教练力量建设的关注。

  解决问题的顾问

  实际上我的工作多是顾问,邀请我的企业或团队一般都希望我能够带领他们解决某些“问题”。为什么问题要用引号呢?原因是很多企业和团队初始描述的要求其实不是问题,比如“我们没有单元测试,帮我们搞 TDD 吧”。作为顾问,我要做的第一步是发现真正的问题,当然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技巧,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按下不表。

  作为顾问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很了解自己的行业,并且有不少的相关经验,比如企业请我去一般都是做软件产业相关的工作,决然不会请我去做投资管理顾问(显然我自己也错过了比特币)。原则上顾问工作是给出客户面临的客观问题和挑战(也包含组织及团队的赋能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纯粹意义上讲如果已经给出了详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顾问的工作就完成了。可能由于我个人资历尚浅,解决方案即使得到认可也还是被要求必须负责落地执行(至少一个试点团队是必须的)。我也见过不少银发顾问给了一个 PPT 就能够赢得客户最终认可的。当然在软件行业可能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所以顾问这个头衔在我的认知里就是一位能够帮助企业和团队发现自身问题根源,并设计解决方案的人。

  推动改进的教练

  为什么不少项目上也有人叫我肖教练呢?想想大抵是因为不仅仅给出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且需要带着核心人员实施。为了能够落地解决方案,一般我会要求客户团队成立教练组,和我一起来承担改进任务的执行和反馈调整。这个时候大家自然也开始叫我教练。

  教练这个头衔比较有意思,一般客户方负责人都会问我咋选教练,经过这两年的揣摩,我个人比较认可两点:第一、主动交流沟通好的;第二、自我驱动推动能力强的。注意这里我并没有要求专业能力,比如需求管理改进并不一定是一位资深的 BA 来作为教练。

  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因为改进工作无疑是破旧立新的一个过程,无论是烟斗曲线还是U型理论实际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即使咨询顾问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百分百正确的,也可能因为下挫的过程中无人扶正而被团队所放弃。

  (图:著名的改变烟斗曲线,每个改变都要经历一定时期的痛苦 Frustration 和挣扎 Depression。而这个下挫的过程是最需要关注和扶正的。)

  一些组织确实能够通过行政手段保证下挫的过程中也可以“削足适履”的落地,但确实极其少见,也不建议效仿。大多数组织都需要一帮专注改进方向、持续鼓励团队的教练。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教练还需要专职专用,把推动团队改进、扫除改进障碍做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有人会说“程序员激励师”就是教练了!如果你的改进目标是让几个开发人员自信心爆棚,多写两三个功能,确实也可以算。但改进工作其实是很严肃的,事关一个组织未来的存活,目标也是全组织共享的,涉及整个组织各个角色和部门。这个时候不是简单让几个员工“high”两天就能转型的。所以教练也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卷起袖子和团队一起实干落地。

  那如果没有相关的专业能力,怎么能够落地呢?不少同事和客户都知道我也经常调侃高谈类似打坐参禅的业内“教练”为“走心流”。原因当然不是我想用“你会写 Scala 吗?”这样的问题去怼人,而是教练的核心工作是去务实的影响一个正在改进道路上下挫的团队,让他们坚定信心和方向。在这点上不是教练个人的修为重要,而是如何影响团队重要。如果参禅打坐能够感染团队,提升士气,实际上也无妨。但咱们这个行业毕竟有很强的工程学基因,恐难完全从悟道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然而这并不是说教练一定要是某个改进领域的技术专家,而应当是一个引导者:这个引导者能够帮助团队建立改进的共识,持续反思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催化者:像催化剂一样让团队能力得到放大。催化剂这个说法《人件》中早有论述,我认为应该是一个教练的终极目标!

  比尔盖茨在自己的 TED 演讲上说“所有人都需要教练”,论述了包括老师在内的每个人都需要一面会说话的镜子,才能够持续提升。良好的教练可以根据团队或个体希望改善的具体领域提供可行的见解和发展机会。这个改进的过程中目标必须清楚,成功标准必须明确。 但不管是改进目标还是成功标准,都不是教练制定的,而是改进团队或个体在教练的引导下完成的。

  传授技艺的老师

  老师也许是我最早的一个工作头衔,大学勤工俭学的时候,助教是我最喜欢的一份工作,每次上完一堂辅导课总是感觉一天十分充实。然而经常的困扰是学生们提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看得哭笑不得的也不在少数。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我都还是比较相信“没有不愿学习的学生,只有不会授课的老师”。当然老师并非是越资深就越会授课,比如我敬爱的博导一辈子都不喜欢授课,反而每年给了我很多机会去体会怎样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的老师能够把一个知识点用不同的形式演绎给学生,让整个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有时候甚至是学生们自己在推着课程一步步深入。

  对于我的导师来说讲课是痛苦的,因为总是要求他年复一年重复类似傅里叶变化这样的公式,但对于好的老师来说,每年可能都会有新的角度来讲授看似死板的公式。某种意义上这是对技术知识点认知的一种深入,把认知本身做为了一种匠艺来追求。正是在这方面的兴趣,促成了教学上的热情,把认知的传递作为了工作的回报。当然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多,也是非常难坚持的,如《中国合伙人》中的主角成东青把终身热情奉献给讲台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

  不同的胜任力要求

  回想自己的工作,其实即使在一个项目上也可能随时切换角色,比如调研分析时我是一名顾问,试点项目上我是一个教练,规模推广时我成了一名老师。但既然分析,就希望能够看看这三个角色有啥不同。我首先想到的是各个角色在胜任力方面可能要求不同。

  尝试着列举出了一系列胜任力,发现其实重叠的不少,附件中也有一个小调研(金数据表),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为了找到不同,迫使自己用单一指标的方法来“区分”到底这三个头衔有什么不同,于是产生了下面针对每个角色我认为最重要的胜任力。(记住单一意味着我只给自己一个选项,类似“交流沟通”这样的共性能力都只能被“无情”地去除了。)

  选择胜任力时我采用了 Workitect 公布出来的通用的胜任力字典。我的选择如下:

  • 顾问:概念思维(Conceptual Thinking)—— 从一个整体视角,一定抽象层面或理论高度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 教练:赋能他人(Empowering Others)—— 表达对团队取得成功能力的信心,特别是在挑战新的任务方面。 委托重大责任和权力,让团队自主决定如何实现目标并解决问题。
  • 老师:技术专业(Technical Expertise)—— 在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度。

  欢迎大家通过链接的表格给出自己的选择!

  (调查表二维码,欢迎告诉我们你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顾问是问题解决者,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教练则是改进的引导者。解决问题需要从整体出发,能够通过概念思维进行一定的抽象来找到有效解决方案。传授知识则需要对知识技术有系统理解,才能深入浅出地诠释一个专业方法。改进引导如前文所述更多是赋能被改进的团队,让团队建立起追求成功的信心。

  按照这样的胜任力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找到三个角色在工作模式和成功标准上的不同。

  不同的工作模式

  《精益企业》作者之一 Barry 在最近的一篇博文中指出了教练的重要性,他从客户(聘用方)和服务提供者(受聘方)在工作过程中的信息输入对比了这三个角色。我们在这里借用他的分析产生了下面的图示模型。

  (图:角色的工作模式)

  教练被放到了最左边,在教练的工作模式下,客户(团队)的输入占比是很大的。顾问被放到了最右边,在顾问的工作模式下,服务提供者(咨询顾问)的输入是绝大部分。这显然是成立的,在改进的上下文里,解决方案是由顾问独立设计和提出的,而具体的目标和标准则是团队共同决定的。

  从信息输入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角色工作模式的差异。教练需要更多的团队交流沟通,启发大家产生更多的想法。顾问需要深入的自我洞察,从系统的信息收集中找到解决方案。而老师则需要持续的双向沟通,掌握学员们的学习状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好的顾问总是在侧面观察和系统分析,好的教练则奋斗在团队的一线,在实际工作中给团队提供反馈和启发,而好的老师能够让自己的授课充满互动,以检查学生们的认知。

  不同的成功标准

  按照咱们这里的定义,这三个角色的工作产出是比较明确的。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思考清楚请的是老师还是顾问,所以出现文章开头我的三个称呼。就时下大家最关注的数字化转型这个话题来看,显然这三个角色都是缺一不可的。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市场的趋势和技术的进展,这个时候聘请外部顾问来拓展认知,明确初步的转型路径是必要的。当转型的决策者们建立了一定信心后,老师和教练这两个角色就成为了推动改进工作的关键。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老师来给与正确的工作方法,需要教练持续深入的鼓励和反馈。

  从上面的简单描述不难找到各个角色的成功标准:

  • 对于顾问来说,提供业界的洞察,找到适合于企业的转型方案是工作的目标。顾问工作的成功意味着帮助企业找到了从上至下共识的转型路径。(注意这个路径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所以这个阶段共识重于正确。)
  • 对于老师来说,打开团队的脑洞,带领团队学习新的工作方法和实践是目标。老师工作的成功意味着团队看到了新工作方式会给他们带来的优势,愿意尝试自己去实践。
  • 对于教练来说,鼓励团队改进,并提供有效反馈,持续纠偏是重点。教练工作的成功意味着团队持续向着转型的目标前进,并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意识。

  说到这里,也想给很多正在焦虑于如何开展转型工作的企业一点建议:转型本身就是一项复杂工作,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开放,理解这三个角色需要发挥的作用。没有一个人可以是所有方面的专家。

  相同的专业历练

  以上谈了我认为的三点教练、顾问和老师的不同,尝试区分这三个头衔。当然很多时候这些称呼都在被混用着,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这样的头衔同时也存在于其它行业和领域,我们会发现在一个领域里,教练不一定是最好的技工,比如 NBA 禅师杰克逊是一名伟大的教练,但之前并非是一名如科比一样的篮球巨星;而在各个运动专项上,比如力量、速度,又都有专门的老师。这两年也有不少顾问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来告知球队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方案。这样的场景其实也可以类比到咱们 IT 行业。

  显然教练和老师都有很强的相关领域背景和经验,老师还需要在这个领域的某个具体方向上有比较独到的见解。就上面的例子仿佛顾问不需要多强的领域背景和经验,看数据分析就可以了。但我们知道能够从数据中看出门道的顾问十有八九都是同领域出身,就好像某项体育赛事的解说员都会邀请该领域某某著名运动员。即使央视体育频道的名嘴,至少也是球迷出身,自己私底下的学习和分析可谓数十载。

  对比体育等成熟产业,软件和数字化领域显然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没有一个顾问能够告诉你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从这点出发不管是顾问、教练还是老师都必须重视持续的专业历练,脱离专业很快就会被淘汰。在数字化产业里还没有拉格朗日方程这样的公式,认知的刷新往往是一日千里的,作为老师我也经常告诉大家去年的实践只能是今年的奠基石了。

  正是由于强调持续的专业历练,所以数字化产业里好的顾问、老师和教练都是一将难求的。如何在辅导过程中保持不“拖媒”是每一个从事上述工作人员的挑战。所以我经常还是建议刚刚起步从事教练工作的同仁们不要离开一线,在解决客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团队赋能和自身专业历练的平衡。时刻坦诚自己不是所有方面的专家,在动手的过程中持续学习和成长是教练自身修炼的必经之路。

  最后也借此文呼吁大家提高对教练能力的重视。第四次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这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任何组织都需要做好持续改进的准备,而这个过程中能够持续赋能团队的教练队伍将是一个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未来两三年我们会在领先企业身上看到这方面的突出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建设不是短期花钱能够外购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毒镜头:老镜头、摄影器材资料库、老镜头样片、摄影
爱评测 aipingce.com  
返回顶部